发表时间:2024-05-26 18:02:26来源:艺龙网
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|陶丰年专访 2024.05
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
陶丰年
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
1963年10月生于江苏南京。金陵书画家,国家级美术师,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。多年来为全国诸多博物馆、名人纪念馆和风景区创作系列主题作品,在南京大学系列文献片《百年学衡》中为民国大师写像,担任人物和场景插图创作。诗画融合,既喜创作恢宏巨幅,也擅尺牍小品。“博众趣习百家,尽精微致广大”。书画作为视觉艺术,当以作品说话,留下空间被予评判应是最好的学习渠道。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学习,广泛吸取中外艺术精髓。所作书画作品和工艺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,并被广为收藏。
与时俱进,传承国粹与创新并举
与时俱进,个人深以为中国书画的创新首先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。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、传承国粹,方能通古而变,无古法则不能产生新意。当代的新意,又将成为未来的古法,中国书画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前行。
书画作品追求诗情画意。诗歌的精彩处,在诗眼;同理,绘画的精彩处,在画眼。中国画的精髓,无疑在于其深邃而独特的“意境”。具意境之美,才充满情感和诗意,即所谓诗情画意也。写意书画应富有节奏和韵律,才具有感染力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AI虽已具备非凡绘画神功,但是,却写不出中国书法,画不出富有情感和意境的写意国画。
展望未来,将传承国粹与创新并举作为己任,努力不断创作新的作品,歌颂真善美,弘扬正能量。
春夏秋冬:春(春雨江南)
春夏秋冬:夏(清莲溢香)
春夏秋冬:秋(秋山觅诗)
春夏秋冬:冬(踏雪寻梅)
创作琐谈
余习画多年,对于中西绘画均有所涉猎。传统中国画以笔墨为主,色彩为辅,笔墨二字几乎成为中国画代名词。中国画乃点、线与水墨的协奏曲,西画则是体、面和色彩的交响曲。
草书 自作诗
儿时生活在乡野,大自然陶冶了我的想象力。躺在带着泥土气息的草地,仰望天空,那变幻莫测的云朵,时而似万马奔腾,时而又似草原的羊群。漏雨老屋的墙壁又恰似一幅鬼斧神功的天然泼墨画……
逗趣图
家父是教师,在外地学校工作。周末,常常会带上一二本小人书给我。在那个没有手机、没有电视、没有奥数和没有任何补习班的年代,对我来说,能有小人书看,感觉是人生最大幸福的事了。
扇画:采菊东南下,悠然见南山
小人书看多了,就手痒痒。不久,我靠着野路子画了一套课外生活的连环画,参加了省美展居然获奖。从此,一发不可收拾。
扇画:访友图
多年工作生活在南京,新金陵画派诸家对我影响较大。新金陵画派也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发展才有新机的,因此追根溯源,我觉得必须花功夫学习传统国画。由宋元诸家入手,宋代是人物、山水的并盛时期,元代以后,以山水为主。“学大师取上法,博众趣习百家,尽精微致广大”是我学习的理念,只有传承才能发展。中国画的创作是始终离不开水墨的,一幅好的画无不在用墨、用笔、用线和用水方面有高妙之处。画面太枯则燥,太湿则无生气,墨无变化则僵滞死板,故数块浓墨当以淡墨破之,一片淡墨又常以浓墨破之。作品在整体上远观其势,应具气韵生动;近取其质,当有点、线质量。
扇画:莲花层叠点回塘,映入随风远送香
多年创作实践,体会到写实传神的精微,泼墨写意的畅快淋漓相得益彰。对于中国画,有时适当融入西画的色彩和光影技巧,会使作品更具浓郁的时代气息。
诗意画:白居易诗意
中国人对于国学和传统是藏在骨子里的,闲暇之际,尤喜创作诗情画意的作品。诗画融和,根据题材和形式,或追求笔墨苍润拙朴,或格调清新明快、清新隽雅、古蕴之意境。
诗意画:登高图
诗意画:自作诗
(一曲笛音唱岸头,帆扬舞棹江中游。风吹柳絮伴飞燕,顺水借得一帆回。)
诗意画:清音
徐霞客(达人所之未达,探人所之未知)
古人推崇字如其人,画品如人品。作为渊明后人,追求真善美当是陶家遗风。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。留下空间,倾听朋友和同道的不吝指教!
——陶丰年